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时速450公里最快高铁,2026年有望投用京沪线

  7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办,时速450公里的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亮相。

  7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办,时速450公里的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亮相。

  作为中国研制的最新一代动车组列车,CR450的试验时速450公里、运营时速400公里,是全球速度最快的高铁列车。

  在速度提升的同时,据科研人员介绍,CR450的制动距离、行车噪声、能耗等指标都保持了时速350公里的标准,中国高铁技术又一次跃升。

  “CR450动车组样车已先后完成静态试验、低速试验、高速试验等,成功跑出450公里时速。”国铁集团科信部有关负责人说,2025年8月起,CR450动车组样车将开展为期一年的60万公里运用考核,最快2026年底可投入商用。

  最可能率先运行在哪条线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所长张波说,作为科技工作者,希望研发的产品能尽早在京沪等繁忙干线上应用,以发挥其效益。至于具体在哪条线路使用,还需研究车辆与线路,包括一些桥梁隧道、基础设施、通信信号的匹配性。

  速度更快了,能耗更低了

  2024年12月,CR450AF(中车青岛四方)和CR450BF(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两款动车组样车在北京发布。2025年7月,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CR450动车组的1:160等比例模型亮相。

  “CR450动车组最大的创新突破,就是列车以时速400公里运行时,噪声、制动距离、能耗等指标与既有复兴号时速350公里运行时相当。”CR450动车组技术牵头单位、铁科院集团公司首席研究员赵红卫说。

  在动力方面,根据新华社报道,CR450动车组首创采用永磁牵引电机,转换效率较CR400异步牵引电机提升3%以上。

  更关键的是,与上一代的CR400相比,CR450的车体重量减少约10%,运行阻力、能耗指标分别降低22%、20%,牵引效率提升4%。

  据中车四方介绍,CR450的重量比原来的车型降低了10%以上,因为其内部采用了很多新材料,例如碳纤维的设备舱,还有一种新型的“悬吊地板”,能够“让车体的震动传不上来”。

  “这其中小电线也起了大作用。一列动车组有近2万根电线,头尾相连总长度超180公里。团队对列车电气部件优化设计,使CR450动车组线束数量减少10%,重量减少8吨,相当于减少了1辆重型卡车的重量。”CR450BF动车组制造商中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朱彦说。

  提速50公里最关键的技术,不是速度上不上得去,而是能不能停得住、停得稳、停得准。

  铁科院集团公司机辆所所长张波说,从制动系统、牵引动力、网络控制到安全监测,团队为每个关键系统设计了专属数字模型,通过精密计算和反复试验,实现制动性能提升20%以上,制动响应时间从2.3秒提升到1.7秒。最终,CR450动车组制动距离与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基本一致。

  CR450更高速了,对于乘客而言,也更舒适了。

  “通过集成化、小型化设计,在列车体积减少5%的同时,旅客使用面积增加4%,两端大件行李存放区域增加了138%。”CR450AF动车组制造商中国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陶桂东说。

  同时,CR450 座椅采用了“零重力”的理念,类似于航天员座椅的形状,跟人的身体更加贴合、更舒适。车厢内部可随室外环境自动调节亮度;每个座位都提供USB等充电设施;可提供多功能间、家庭包间、商务包间等多样选择。

  据悉,CR450自今年1月3日启动形式和速度试验后,先后在北京环形线完成了220公里/小时及400公里/小时两阶段测试,7月又在武夷高铁上实现了450公里/小时最高速试跑,已经完成了形式试验部分。后续还要进行60万公里以及一年的运用考核,最快2026年投入商业化运营。

  中国高铁里程4.8万公里,占全球70%

  在本次的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与CR450同场展出的,还有最高时速达600公里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

  所谓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指的是利用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列车与轨道间的无接触运行。

  “低速时,列车通过橡胶轮走行,时速达150公里后,橡胶轮收起,列车实现悬浮运行。”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邵南介绍,超导电动磁浮悬浮技术提速空间广,可有效填补高铁和飞机之间的速度空白。

  为什么高铁还在不断地追求更快?

  张波说,速度是最能够代表高铁水平的一个指标。在高铁发展史上,大家对速度这个指标都非常重视。至于速度极限能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理论的支撑还有技术的突破,就像现在CR450速度提到400乃至450公里,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突破,新材料、新结构、新器件的使用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不过,张波也强调,高铁的速度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也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量。

  国铁集团于7月8日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开幕式上发布的《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4.8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

  报告称,近年来,四纵四横高铁网建成运营,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逐渐成形。在京沪、京广等17条近8100公里的高铁线路上,实现世界最高时速350公里的商业运营。全国1小时、2小时、3小时高铁出行圈全面形成,高铁通达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今日的中国,高铁承担了铁路76%左右的旅客发送量、69%左右的旅客周转量,相当于整体交通运输市场19%左右的旅客发送量、31%左右的旅客周转量,成为中长途旅客运输主力。

  怎么做到的?列车运行图是关键。“列车运行图编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考虑的要素种类较多、耦合关系强,不同要素间的组合随路网规模的增大呈指数级增长。以京沪高铁为例,理论上其全要素决策的组合规模达到10的1000万次方以上。”中国铁路列车运行图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博说。

  目前,中国积累了大量的面向大规模复杂路网条件下的运行图编制优化经验,现在正持续开展智能编制技术的研究工作,不断推动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12306实时票务交易系统,单日最高售票2600万张,单日高铁旅客发送量超过1600万人次,推出电子客票在线选座、刷脸核验、互联网订餐等多样化服务新举措。

  “我们将持续提升高速铁路网的覆盖面和通达性。”国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到2025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高铁网覆盖97.2%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到2035年底,高铁营业里程达7万公里左右,覆盖城区人口50万人以上大中城市、主要城市群和重要经济板块等。

责任编辑:张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u551.com/1803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