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左手出售右手收购,CRO龙头股主业萎缩,并购副业玩得风生水起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一则自愿性收购公告发出后,泰格医药A股和港股股价均创年内新高。而就在前不久,公司刚公告了一则资产出售公告,再往前看,就在去年一年,该公司已经完成8起收购兼并,在CRO主业萎缩的当下,泰格医药在并购的路上狂奔。

左手出售右手收购,CRO龙头股主业萎缩,并购副业玩得风生水起来源:摄图网

泰格医药左手出售右手收购,恰逢实控人计划减持

2025年7月29日午间,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泰格医药;证券代码:300347.SZ;港股代码:03347.HK)发布H股自愿性公告表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株式会社泰格医药日本(以下简称:日本泰格)与日本MICRON原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以4.84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347.71万元)对价购买MICRON的56.37%股权。

公告显示,MICRON是一家专注于医学影像及临床试验服务的CRO公司。截至2025年5月31日,MICRON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为78094.76万日元(约人民币3788万元),净资产为-45175.17万日元(约人民币-2191万元)。2025年1-5月,MICRON未经审计的主营业务收入为93959.78万日元(约人民币4557万元),净利润为-6704.74万日元(约人民币-325万元)。

本次交易前,Ce Holdings、铃木宏昌、宫地俊分别持有MICRON的85.3%、9.8%、4.9%股权。交易完成后,日本泰格、Ce Holdings、铃木宏昌、宫地俊分别持有MICRON的56.37%、33.33%、7.84%、2.45%股权。

泰格医药表示,MICRON在日本市场的深厚根基与客户资源,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深度拓展在日本及亚太的业务布局。

此外,公告显示,根据香港上市规则第14章,本次投资并不构成泰格医药须予公布交易。不过,泰格医药自愿披露了本次收购。

除了购买资产外,7月17日,泰格医药还发布公告表示将出售参股公司礼新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礼新医药)股权。

2019年12月,泰格医药控制的投资平台杭州泰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泰格股权)取得礼新医药4.76%的股权。对于这笔投资,泰格医药并未披露投资成本。2020年5月、11月,公司又通过泰格股权分别追加投资1000万元和4000万元,认购礼新医药2.86%、2.65%的股权。

此后,经过多次股权变更,截至该公告日,泰格医药通过泰格股权直接持有礼新医药3.41%股份,通过持有基金等份额穿透后间接持有礼新医药4.58%的股权。泰格医药在礼新医药无董事席位。

公告显示,礼新医药聚焦于生物创新药研发。2025年上半年,礼新医药未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为16.85亿元;2025年6月末,礼新医药未经审计的资产净额为19.33亿元。

泰格医药表示,因礼新医药拟将95.09%股权转让给正大制药投资(北京)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制药),公司在全面分析创新药市场、礼新医药的核心技术和经营情况后,拟配合其将泰格股权直接持有礼新医药的全部股权以对价约3411万美元转让给正大制药。

该对价受限于交割前价值损漏及LM-299第一笔里程碑付款的净收益金额的调整(如涉及)。暂且按3411万美元估算,交易对价约合人民币2.45亿元。虽然公司前期仅披露了部分投资成本5000万元,但从数量级来看,泰格医药这笔投资大概率赚得盆满钵满。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收购日本公司公告的同时,7月28日晚,泰格医药刚刚发布公告表示,其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及总经理曹晓春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00万股,用来偿还债务及利息、降低质押融资风险。

7月30日,公司A股和港股股价均创年内新高,A股股价盘中达到71.9元/股,港股股价盘中达到60.6港元/股。当天公司A股收盘价为67.74元/股,A股市值约583亿元。按此计算,若顶格减持,曹晓春将套现超过2亿元。

曹晓春对于泰格医药而言并不仅仅是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及总经理,而是泰格医药的实际控制人之一。曹晓春累计质押了泰格医药股份226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为43.75%。

2024年业绩“脚踝斩”,近几年主业萎缩很严重

2024年以来,泰格医药的经营情况似乎有些不尽如人意。2024年,泰格医药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下滑10.6%;实现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下滑80%;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下滑42.1%。

对于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的较大差异,泰格医药年报显示,主要由于2024年公司有非经常性损益-4.5亿元。2024年,泰格医药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02亿元。

泰格医药是一家CRO公司,其业务主要包括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2024年,泰格医药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为31.78亿元,同比下滑23.75%,毛利率由2024年的38.21%下降至29.56%。

泰格医药表示,该业务收入下滑,与公司执行的国内创新药临床试验整体工作量有所下降,以及公司有部分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订单被取消、部分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产生较为明显的回款压力被终止有关。

对于该业务毛利率的大幅下滑,泰格医药表示,与国内临床运营业务执行的订单平均单价同比有所下滑,以及部分订单被取消或终止有关。

事实上,泰格医药的营业收入从2009年到2023年一直在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最高点73.8亿元。不过,其毛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的最高点出现在2022年,分别为19.28亿元、15.4亿元。

也就是说,从经营情况来看,泰格医药的业务在2023年似乎就遇到了一些问题。公司在年报中表示,2023年,部分依赖于外部融资的尚未盈利客户面临现金流压力,临床研究外包和相关行业面临着更大的增长挑战及竞争压力

事实上,2023年,泰格医药净新增合同金额为78.5亿元,同比下降18.8%,主要由于2023年第四季度部分客户取消订单及发生金额为负的合同变更,以及新增订单中的过手费同比大幅下降。

不难看出,自2023年起,生物医药公司融资困难就开始对泰格医药的经营造成负面影响。

去年就收购8项资产,财务风险已经显现

不知是否为了应对业绩下滑的压力,2024年,泰格医药进行了8笔收购,股权取得成本合计达到7亿元。

其中,2笔为购买业务。2024年1月,泰格医药斥资5210.86万元并购Accelera的生物分析和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业务;2024年8月,泰格医药斥资1734.69万元购买LSKSMO的SMO业务。

另外6笔则为购买股权。其中,2024年10月,泰格医药以1.4亿元对价购买上海观合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观合)40.565%的股权。收购完成后,泰格医药直接和间接持有上海观合72.82%的股权,将其并表。年报显示,泰格医药并表上海观合的股权取得成本为2.53亿元。

泰格医药表示,上海观合致力于在临床试验过程中提供中心实验室检测、生物分析及相关项目管理等解决方案,本次收购将增强公司的一站式服务能力。

此外,2024年12月,泰格医药并表了杭州颐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股权取得成本为2.85亿元;2024年11月,泰格医药并表了杭州泰格捷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股权取得成本为8546.15万元。

不过,年报显示,泰格医药收购股权的6家公司自购买日至2024年末的净利润合计为-73.11万元,尚未对公司业绩做出贡献。

2023年,泰格医药同样进行了2笔大额收购。2023年1月,泰格医药收购了Marti Farm,持股比例为70%,股权取得成本为4576.78万元;8月,泰格医药收购了Nucro Technics,持股比例为100%,股权取得成本为35820.56万元。两家公司自购买日至2023年末的净利润分别为-91.44万元、171.58万元,未披露2024年业绩。

2024年末,泰格医药持有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余额为101.06亿元。其中,包括上市公司股份0.64亿元、医药基金49.33亿元、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49.96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1.09亿元及保险403.22万元。

泰格医药直言,如果权益工具的价值上涨或下跌5%,公司净利润将增加或减少5.05亿元。由此可见,持有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泰格医药的业绩有较大影响。

进入2025年,泰格医药的经营情况似乎未见改善。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下滑5.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7亿元,同比下滑29.6%;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下滑66.2%。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u551.com/2159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