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韩月乔这个名字,现在的年轻人可能真没多少印象了,但要穿越回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可是家喻户晓的银幕女神,跟现在的顶流偶像比起来,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随便翻翻当年的挂历,十有八九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那种风靡全国的程度,真不是盖的。

最近,这位老艺术家露了个面,状态好得让人惊喜。
在北京参加一个叫“百花敬老”的活动,跟田华老师这些老前辈们同台,往镜头前一站,那份经过岁月沉淀的从容和大气,一下就把人给抓住了。

跟年轻时候的娇俏比起来,现在更多的是一份端庄和稳重。
她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忙碌又充实。一头要操心家里事,她九十多岁的母亲最近身体不太好,住进了医院,韩月乔几乎每天都要去照顾,这份孝心,真让人佩服。

另一头,她也没放下自己的艺术追求,作为一名画家,她还在不停地创作,打磨作品。
而且,听说她还在筹备回忆录,打算把自己从影、转型的心路历程都好好地梳理一遍,到时候咱们又能通过文字,更深入地了解她了。

工作上,她也没停歇。前阵子,她参演的电视剧《过年好之花馍馍与马卡龙》刚播完。
更值得一提的是,她还在参与一项很有意义的文化传承工作,作为“经典电影数字化保护工程”的顾问。

她主演的经典影片《孔雀公主》正在进行4K修复,很快就能以全新的高清面貌,再次和大家见面。想想都挺激动,能在大银幕上重新感受当年的风采,那感觉肯定不一样。
虽然年龄大了,难免有点腰椎间盘突出的小毛病,但韩月乔的精神头可足。

日常就住在北京的工作室,白天画画,下午陪陪母亲,偶尔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特别踏实。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韩月乔已经不是那个活跃在台前的明星了。可每次她的老作品重播,或者画展开展,总能唤起一大批中年观众的记忆。

八十年代的韩月乔,究竟有多火?那会儿可没有美颜滤镜,挂历上的美人全凭真颜值。
她的照片能霸占全国各大挂历厂的主打位置,小卖部的玻璃橱窗里,工厂宿舍的墙壁上,甚至农村的灶台边,都能看到她穿着连衣裙的剧照。

这种火,不是靠炒作,是靠一部部实打实的作品,一帧帧充满感染力的表演,累积出来的。
这份底气,从小时候就扎了根。1957年11月7日,韩月乔出生在浙江衢州,父母都很厉害,祖籍山西左权,骨子里就带着一股硬朗劲儿。

家里管得特别严,六岁多就被送去淮安市少年业余体操队,每天的训练强度特别大,翻跟头、压腿,手上都是茧子。
13岁那年,她考进了安徽芜湖文艺学员班,戏曲、舞蹈、声乐,什么都学。第二年,就成了文工团的舞蹈演员。

到了1973年3月,16岁的韩月乔正式被调到别的歌舞团。
更大的舞台等着她,《白毛女》里的喜儿,《红色娘子军》里的吴琼花,这些经典舞剧的主角,她都演过。台步稳,眼神亮,台下的观众都说:这姑娘身上有股灵气。

197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把她从舞台带到了银幕。西安电影制片厂在筹拍《爱情与遗产》,导演到歌舞团选女主角,一眼就看中了22岁的韩月乔。
她在电影里饰演的韩莎莎,带着点小虚荣,又有点天真,韩月乔把这个角色演活了。更厉害的是,戏里的芭蕾舞段落,她都是亲自上阵,动作干净利落,没用过一次替身。

电影一上映,全国观众都记住了这个漂亮又能干的姑娘。接下来的十年,她几乎成了票房保证。
1981年的《欢欢笑笑》、1982年的《孔雀公主》、1988年的《女教官的报告》,还有《白桦林中的哨所》、《黑脸女婿》等等,三十多部电影,她演的都是女主角。

事业最火的时候,爱情也悄然而至。八十年代中期,经人介绍,韩月乔认识了张宁阳。张宁阳比她大七岁,是张震将军的四儿子,他自己也是少将。
家里兄弟全是标准的将门之后。两人都是同样家庭出身,可谓门当户对,双方家长也都很满意。

婚礼办得特别风光,乐队吹着号,礼堂里红绸子挂得喜气洋洋。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真是天作之合。
可这段人人羡慕的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张宁阳的出身,特别讲究规矩,注重家里的秩序,他总希望韩月乔能多回归家庭,少去剧组拍戏,在家相夫教子。

但这对于韩月乔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从小练体操开始,她就没有为谁放弃过自己的事业,演戏更是她的命根子。
年轻时练舞练到脚趾变形,她都没喊过苦,现在让她放下剧本在家做饭,比什么都难受。

两人的矛盾越积越多,一个讲纪律原则,一个追求艺术梦想,生活节奏完全对不上。今天为了剧组加班吵架,明天为了参加演出拌嘴,聚少离多的日子,更是让感情渐渐淡了下来。
在那个离婚还算稀罕事的年代,韩月乔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在1990年左右,和张宁阳协议离婚。

她没有争财产,也没有孩子,干脆利落地结束了这段婚姻。外人觉得她傻,放着将门儿媳的身份不要,但她心里清楚,强扭的瓜不甜,与其互相折磨,不如各自安好。
离婚后的韩月乔并没有消沉,她照样拍电影、演电视剧。可命运又给了她一次重击。1998年,她的弟弟被查出癌症晚期。

这个从小支持她艺术梦想的弟弟,当年她不顾父母反对学舞蹈,他还省吃俭用给她寄生活费。韩月乔二话不说,推掉了所有戏约,在北京租了房子,寸步不离地守着弟弟。
接下来的七年,她成了弟弟的专职护工。每天早起做营养餐,喂饭喂药。弟弟化疗吐得撕心裂肺,她就蹲在旁边端着盆接着。

为了帮弟弟分散痛苦,她买了画笔颜料,陪着弟弟一起在纸上涂抹。一开始只是随便画画解闷,没想到,这成了姐弟俩最珍贵的时光。
2005年,弟弟去世,韩月乔哭晕了好几次。七年的操劳,让她头发白了不少,眼角也添了细纹。但这段经历,却让她和画笔结下了不解之缘。

弟弟去世后,画画成了韩月乔的精神寄托。2006年起,她开始认真钻研绘画,从素描石膏像开始练线条,再尝试水彩、国画。
她常常一天能站在画布前八个小时,手腕酸了就抖抖再继续。2012年,她在南京举办了第一场个人画展,主题叫《光与影后的风景》。

展厅里挤满了人,有当年的影迷,也有书画界的人。大家都没想到,这个前演员画得这么专业,评价她色彩干净、构图利落。
57岁那年,韩月乔做出了一个更让人惊讶的决定,考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系统学习国画和油画。她和二十岁的年轻人一起上课,背着画具挤地铁,从不因为年纪大就搞特殊。

这些年,她办了好几场个人画展,卖画成了她的主要收入来源。偶尔她也会接一些老太太的角色,但重心始终在绘画上。
她还积极做慈善,把卖画的钱捐出去,举办公益画展,号召大家帮助他人。

2015年7月3日,前夫张宁阳因病去世,享年65岁,韩月乔在社交平台发文悼念,字里行间全是惋惜。两个月后,张震将军以101岁高龄离世,她也以合适的方式表达了哀悼。
如今68岁的韩月乔,住在北京的老房子里,工作室堆满了画卷。每天的生活简单又充实。
她没有再婚,也没有孩子,母亲是她最亲的人,就像当年守护弟弟一样,她守护着母亲安度晚年。

信息来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